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持续近半年的贸易争端出现实质性缓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量。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

4月8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图片

“相比于强行征收关税,为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是双方自愿的协议,两者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对于企业来说,征收高关税需要牺牲自己的利润,而设定最低价格对车企产品利润率的保持是有好处的。”格罗伯达亚太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欧汽车业竞合

早在去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为期五年。具体税率方面,对特斯拉加征7.8%、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3%的超高关税。

欧盟加征关税后,上汽名爵等不少中国汽车品牌受到一定影响。Rho Motion咨询公司数据经理查尔斯·莱斯特在一份报告中分析称,2024年11月~2025年1月期间,受欧盟关税影响,上汽名爵在欧洲销量大幅下滑,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东风本田、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不过,他同时表示,尽管受到关税影响,比亚迪仍扩大了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并提高了其全球份额。

图片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中国电动车企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调研机构Clean Technica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前20的车企中,中国品牌占据了11个席位。过去几年,欧洲车企虽然开始电动化转型,但多数是试水阶段,准备程度相对不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欧洲车企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事实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电动车竞争力比较强,提高关税对中国电动车出口有所限制。”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设定最低价格相较于征收高关税来说,对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洲的冲击要小一些,通过设定最低价格让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参与竞争,也有利于推动欧洲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

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曾公开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将抬高电动车价格,抑制消费者需求,减缓欧盟的绿色转型。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特性要求中欧深化合作,而非设置贸易壁垒。汽车产业本质上是国际化的,欧洲汽车产业电气化离不开中欧在贸易、投资、技术和供应链等广泛领域的合作。

关税成本差异:中欧汽车售价两重天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链具备优势,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具备较高性价比。以大众ID.3为例,去年,这一产品因在中国和德国售价差异大,引发了德国消费者不满。在德国生产的大众ID.3售价为3.99万元欧元起,而在中国生产的ID.3市场起售价仅为1.52万欧元起。大众汽车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地之所以存在价格差异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中国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能源成本较低;二是该车型所有供应商均来自中国,较短的运输路线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销售价格更加低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自主车企在欧洲发布的车型定价普遍都高于国内市场。比如去年比亚迪在巴黎车展首发亮相的Sealion 7(同为国内市场海狮07 EV),市场起售价为4.5万英镑(约42万元),而国内车型起售价为18.98万元。该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汽车出口除了车辆本身外还包含运费、关税等费用,另一方面自主车企开启全球化之路,高售价也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

美国开启贸易战:中欧合作迅速升温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单方面对全球所有国家开启贸易战,中欧双方近期合作迅速升温,频繁就取消贸易壁垒以及加深双边合作进行协商。此前进展缓慢的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也开始破冰。

图片

据中国商务部消息,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

谢夫乔维奇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对欧中及弱势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美国仅占全球货物贸易的13%,欧方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道,共同保障全球贸易正常运行。欧方重视欧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加强对话沟通,推动扩大双向市场准入、投资和产业合作。

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另据新华社消息,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来华访问时表示,中国是欧盟重要合作伙伴,西班牙始终支持欧中关系稳定发展。欧方坚持开放自由贸易,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加征关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西班牙和欧盟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协作,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贫困等挑战,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在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问题表决时就持否定态度。桑切斯去年访华时就表示,欧盟应重新考虑对关税的立场。西班牙经济部长Carlos Cuerpo也公开致信欧盟,要求欧盟应与中国寻求妥协与谈判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采取强硬措施。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欧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燃油车时代,欧洲市场门槛较高,中国车企难以进入。随着电动化时代来临,中国汽车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数量开始增多。今年3月份,小鹏汽车宣布成功进入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旗下小鹏P7、小鹏 G9、小鹏G6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销售。而比亚迪已经在欧洲匈牙利建立了工厂,长期目标是通过在匈牙利生产其整个欧洲产品阵容以免于受到进口关税的影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